浮土德博士[中译文]/(德)托马斯·曼著=Doktor faustus/Thomas Mann;罗炜译.—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2016
18, 661页;21cm.—(译文名著精选)
托马斯·曼(1875年—1955年),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,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。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《魔山》 。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[1] 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,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,发表了中篇佳作《马里奥与魔术师》(1930),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。
本书为德国大文豪托马斯·曼晚年令人揪心和震撼的鸿篇巨制,作者本人也对其青睐有加,另眼相看,视其为 “一生的忏悔” ,“大胆和阴森的作品” 。在生前最后的一次接受采访中,托马斯·曼非常明确地表示这本艺术家小说是他的爱:“这部浮士德小说于我珍贵之极 ……它花费了我的心血……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样令我依恋。谁不喜欢它,我立刻就不喜欢谁。谁对它承受的精神高压有所理解,谁就赢得我的由衷感谢。小说主人翁为虚构的作曲家阿德里安·莱韦屈恩,一个有着音乐天赋,前程似锦的年轻人,可他不满足于现状并追求"真正伟大的成功",因此与魔鬼做了交易,换取24年的音乐灵感与创造力;在此期间,他的灵魂归魔鬼所有,而且他不可以有爱,然而,就在他艺术上步步高升时,他周围的环境却不断出现道德堕落的危机现象,他本人也开始违背那道不许爱人的禁令;他身边开始不断有人死亡,他的熟人自杀,他的同性恋男友被有夫之妇枪杀……阿德里安悲愤欲绝,突然猛醒,他要对他的一生进行忏悔,最终,他身心崩溃,由他的母亲接回故乡,在经历了十年的疯癫之后,于1940年辞世。
ISBN978-7-5327-7204-9:CNY57.00
Ⅰ.①浮土德博士②La derniere classe Ⅱ.①曼②罗炜 Ⅲ.①纪实文学 - Ji Shi Wen Xue - 德国 - 现代 Ⅳ.①I516.45
18, 661页;21cm.—(译文名著精选)
托马斯·曼(1875年—1955年),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,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。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《魔山》 。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[1] 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,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,发表了中篇佳作《马里奥与魔术师》(1930),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。
本书为德国大文豪托马斯·曼晚年令人揪心和震撼的鸿篇巨制,作者本人也对其青睐有加,另眼相看,视其为 “一生的忏悔” ,“大胆和阴森的作品” 。在生前最后的一次接受采访中,托马斯·曼非常明确地表示这本艺术家小说是他的爱:“这部浮士德小说于我珍贵之极 ……它花费了我的心血……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样令我依恋。谁不喜欢它,我立刻就不喜欢谁。谁对它承受的精神高压有所理解,谁就赢得我的由衷感谢。小说主人翁为虚构的作曲家阿德里安·莱韦屈恩,一个有着音乐天赋,前程似锦的年轻人,可他不满足于现状并追求"真正伟大的成功",因此与魔鬼做了交易,换取24年的音乐灵感与创造力;在此期间,他的灵魂归魔鬼所有,而且他不可以有爱,然而,就在他艺术上步步高升时,他周围的环境却不断出现道德堕落的危机现象,他本人也开始违背那道不许爱人的禁令;他身边开始不断有人死亡,他的熟人自杀,他的同性恋男友被有夫之妇枪杀……阿德里安悲愤欲绝,突然猛醒,他要对他的一生进行忏悔,最终,他身心崩溃,由他的母亲接回故乡,在经历了十年的疯癫之后,于1940年辞世。
ISBN978-7-5327-7204-9:CNY57.00
Ⅰ.①浮土德博士②La derniere classe Ⅱ.①曼②罗炜 Ⅲ.①纪实文学 - Ji Shi Wen Xue - 德国 - 现代 Ⅳ.①I516.45
相关资源
藏书情况
馆藏地 | 索取号 | 登录号 | 卷期 | 年代 | 状态 | 借阅类型 |
大学城样本书库 | I516.45/M32-5 | A3457575 | 仅供阅览 | 中文图书 | ||
大学城人文社会科学借阅室 | I516.45/M32-5 | A3457577 | 可供出借 | 中文图书 | ||
大学城人文社会科学借阅室 | I516.45/M32-5 | A3457576 | 2025.09.01 应还 | 中文图书 |